江苏省启东市民政局2022年7月公开招聘1名编外劳务人员简章

共计1个岗位,招 1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2-07-27
  • 截止日期:2022-08-02
  • 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
  • 所属省份:
    江苏
    工作地点:
    南通
  • 报名方式:
    现场报名
    栏目分类:
    政府与事业单位,江苏机关事业
  • 需求学科(供参考):
    详见正文
公告详情

因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启东市民政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劳务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1.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近5年内没有任何纪律处分和违法犯罪记录,没有参加过邪教组织。

2.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服从组织分配。

3.身体健康,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4.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二、招聘职位及要求

单位

职位

人数

其他要求

开考

比例

考试

要求

备注

市民政局

网络管理员

1

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

2.专业:中文文秘类

3.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

198711日及以后出生)。

1:3

笔试、面试

50%


三、报名时间、地点和方式

1.报名时间:202282日(星期二),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报名地点:市民政局二楼办公室(汇龙镇公园中路849)

3.报名方式:

1)报名采取本人现场报名。报名时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其他证件等材料,以上所有证件和材料须交验原件并提供复印件一份。

2)报名人员须对照本《公告》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并交本人近期1寸免冠照片2张。

3)报名时由现场工作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后复审。报名者须对照本《公告》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如实申报。凡不符合条件和要求、个人填报信息失真、弄虚作假或应聘材料不齐全的,取消考试资格,责任自负。

四、组织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形式进行。

1.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以具体通知为准。

2.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不指定教材和大纲,重点考查报名对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等。笔试以百分制计算。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录人数和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

3.成绩计算:笔试和面试满分均为50分,笔试占50%,面试占50%,总分60分为合格分数线。

五、确定体检对象

面试结束后,根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进行体检。末位总分出现同分,取面试高者;笔试、面试均同分的,进行面试加试。

六、组织体检和考察

体检标准参照原国家人事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有体检不合格的,在该岗位面试合格人员中依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替补。

体检结束后在体检合格人员中按11的比例进行考察。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出现缺额的在该岗位面试合格人员中依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替补。对拟聘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办理聘用手续。

七、聘用及待遇

1.拟聘人员,一经聘用,工资待遇按相应岗位对应的标准执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2.聘用人员与市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聘用人员与原单位有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的,由本人按有关规定自行负责处理。

3.被聘用人员必须在公示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办理相关聘用手续,并到指定的单位报到,否则取消聘用资格。

八、组织与监督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由民政局组织实施,局内部监督组全程监督。在整个招聘过程中,一经发现不符合本《公告》规定以及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问题的,即取消其考试或聘用资格。

九、招聘咨询电话及有关信息发布

咨询电话:0513-83221261,监督电话:0513-83215862

招聘信息和考试成绩查询:启东市民政局底楼公开栏、启东市民政局政务信息公开栏。

本简章由启东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启东市民政局

2022725

民政局公开招聘编外劳务人员简章(20220725).doc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http://www.nantong.gov.cn/qdsrmzf/bmgggs/content/39087b40-c40f-4742-a870-e95d47f248fb.html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伯小乐官方微信(QQ交流群:)。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