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2023年招聘1名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员公告

共计1个岗位,招 1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3-02-13
  • 截止日期:2023-02-16
  •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 所属省份:
    江苏
    工作地点:
    苏州
  •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政府与事业单位,江苏机关事业
  • 需求学科(供参考):
    详见正文
公告详情

因工作需要,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招聘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员1名。现将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法律,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记录;

3、具有苏州市户籍,能听懂苏州方言;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729日以后出生),本科及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疾病。

二、具体岗位条件

招聘人数

学历

专业要求

1

本科及以上

法律类

三、不得报考的情形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或被辞退的;

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因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诉前人民调解工作的。

四、招聘程序

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本次招聘按报名、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公示和录用的程序进行。

五、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从简章公布起至2023216(星期四)22:00截止,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2、报名方式:全部采取网上报名形式。考生将填报完整的《报名登记表》及报名资料发送至邮箱sfj.bgs@szwz.gov.cn

邮件标题:调解员报名+姓名

3、报名材料:提供身份证、户籍证明(户口簿户主页及本人页)、学历证书原件的照片或扫描件,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详见附表)。考生对个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4、报名结果确认:报名失败会以邮件或电话形式告知原因,报名成功将在报名时间截止后两个工作日内收到短信通知。

六、考试

(一)笔试

1、笔试的形式和内容:笔试采取闭卷笔试法。笔试主要内容为宪法、行政法、民法、人民调解法及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人民调解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不指定复习资料。

2、笔试设定开考比例为3:1。报名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则核销岗位。

3、笔试时间:221日(星期二)上午10:00~11:15。地点另行通知。

4、笔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按照3:1进入面试,不足3:1比例的,按实际笔试人数确定进入面试人选。

5、笔试成绩在吴中普法微信公众号公布。

(二)资格审核

现场资格审核需要提供材料: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面试

1、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进行,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面试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3、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面试成绩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入总成绩。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四)总成绩计算

1、按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计算总成绩,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如总成绩相同的则以面试成绩高者在前。

2、考试总成绩在吴中普法微信公众号公布。

七、体检

1、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根据招聘计划人数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的人选,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2、招聘单位对体检合格者进行政审。

3、因考生体检、资格审查不合格以及因考生自动放弃录取资格而出现缺额时,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替补。

八、录用、管理和待遇

经考试、体检、政审合格者办理录用手续,用工性质为聘用人员。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员实际工作地点由招录单位统筹分配,录用人员须服从分配。

十、本简章由吴中区司法局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512—65626716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2023210

附件:

2023年吴中区司法局公开招聘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员报名登记表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dwrc.cn/web/Function/Common/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37ab6347-0470-4bef-943b-5cc62b77b99b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伯小乐官方微信(QQ交流群:)。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