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2023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共计14个岗位,招 若干
  • 发布时间:2023-08-01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工作地点:宁波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提供住房公寓五险一金工会福利租房补贴安家补贴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read:1

一、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于20186月落户宁波北仑。研究院成立以来,依托北航优势学科,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医工交叉等领域,以建设成支撑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面向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研究院为总目标,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三大平台,服务北航“双一流” 建设和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研究院已获批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浙江省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平台、精密电磁控制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高速高效磁悬浮机电装备宁波市工程研究中心等。获得各类纵向科研经费总额超过6000万元,签订横向合同55个,获得各类横向经费总额近5000万元。同时,研究院依托航空、宇航、材料、仪器光电、自动化、机械、交通、可靠性等北航优势学科,初步建成近30个高能级科研平台,与央企和地方企业共建7个联合实验室。

二、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简介

(一)增材制造高性能结构设计与评价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研究平台,瞄准航空航天、能源动力、海洋船舶、轨道交通等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宁波区域优势产业和商业环境,开展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关键机械零部件及高端工模具创新结构设计新方法和新思路、增材制造结构件服役环境下性能测试评价方法研究,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增材制造创新结构“设计-评价-验证”体系化的技术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宁波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二)高性能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A+学科、“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和宁波产业特点,聚焦以下四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轻量化材料与应用、铝基复合材料与应用、高纯微纳粉体与靶材应用和表面技术与应用。中心致力于将先进材料技术与产业相结合,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专业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两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力学(A-),及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中心着力打造风工程与环境模拟试验、多场多尺度力学性能试验测试、新能源与动力系统试验等重大科研平台。

中心致力于汇聚属地化高水平科研队伍,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产生原创性、突破性和工程型、产业型科技成果,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技术服务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国际领先的创新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有力推动相关学科进步,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北航“双一流”建设A类学科,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需求应用领域,开展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产业转化等工作。中心重点建设了先进复材结构产品制造技术与装备、航空关重部件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传动/智能驱动与控制、装备可靠性与智能运维管理等4个属地化科研平台,目前已具备开展相关工作的软硬件基础和条件。中心致力于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助力北航“双一流”学科建设。

(五)精密仪器与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聚焦十四五“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使命任务,依托北航“仪器科学与技术”双一流A+学科、“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精密电磁控制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宁波在高性能磁性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基础,共建校地合作的国际一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多功能平台。

中心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沿科学、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的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所需的极弱磁场环境,开展高性能磁屏蔽技术以及磁屏蔽材料的前沿技术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迫切急需,开展以超高精度磁悬浮轴承和高速高效电机技术为核心的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与应用研究。

(六)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控制、机械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与航空电机特色学科,建有北航“机载系统创新中心”、“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先进航空机载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入驻商飞—北航、航空工业洪都—北航两个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紧密围绕航空航天机载系统重大需求,服务机电液高端装备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高性能液压、电机、刹车与伺服控制系统”、“高可靠航空机电系统”、“复杂机电装备与智能控制”以及“新概念飞行器与飞行控制”四大研究方向,重点突破以航空航天卡脖子元件、高端液压系统、高功重比电机系统、无人系统与控制器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

中心力争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航空机载技术创新基地、机电液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基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支撑我国大飞机等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服务宁波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助力北航“双一流”建设。

三、招募对象

(一)入职科研人员:

1、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及出站博士后;

2、在国内外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

(二)进站博士后(全职):

1、已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35周岁以下;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能力从事单位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的研究人员;

3、申请从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获博士学位的年限不受限制;

4、对于紧缺型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年龄可放宽至38周岁。

四、招聘岗位

序号

中心

岗位名称

职位描述/研究方向

岗位要求

1

增材制造高性能结构设计与评价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增材制造中心科研岗

研究方向:

1、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研发;

2、增材制造高温合金设计及制备工艺;

3、针对模具和海洋工程用钢开展增材制造工艺、组织及其腐蚀性能评价研究;

4、面向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2

金属腐蚀与摩擦磨损方向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研究方向:

1、负责增材制造高性能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与防护技术研究;

2、负责高性能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其耐磨耐蚀性能评价研究。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技术、应力腐蚀与氢脆、摩擦学、表面工程等专业。

3

高性能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材料研究人员(陶瓷、靶材、表面处理、铝基复材)

职位描述:

1、负责带领团队开展金属材料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制备、材料组织和性能的表征与评价以及损伤机理研究等,揭示材料-工艺-组织-性能间的内在关联的研究经验等;

2、熟悉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对金属凝固成型理论有较深理解;

研究方向:

1、熟悉金属表面技术与处理研究;

2、熟悉使用粉末冶金制备研究金属(陶瓷、靶材);

3、熟悉陶瓷、金属零件产品开发流程,具有陶瓷、金属制备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4、熟悉Monte Carlo、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铝基、铁基合金研究;

5、熟悉使用粉末冶金制备研究钨合金应用于核反应堆保护壁的研究(铝基复材)。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力学等相关专业;

4

铸造研究人员

职位描述:

1、负责带领团队开展铝合金材料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制备、材料组织和性能的表征与评价以及损伤机理研究等,揭示材料-工艺-组织-性能间的内在关联的研究经验;

2、熟悉铸造工艺,对金属凝固和铸件成型理论、凝固模拟有较深理解;熟练使用Procast、MAGMA等凝固模拟软件,熟悉UG等设计软件;

研究方向:

1、熟悉铝合金铸造零件产品开发流程,具有铝合金铸造部件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2、熟悉铝合金工艺流程和铸造工艺方案;

3、熟悉无机化学中土壤/金属制备研究。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5

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工业CT高级研发人员

职位描述:

1、熟悉工业CT工作原理,能进行设备操作;

2、熟悉国内外工业CT技术及准备现状,能进行CT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掌握常见的工业CT和数字射线图像处理算法;开发工业CT图像处理算法;开发缺陷智能识别算法;

4、根据客户要求,定制设计个性化工业CT成像检测方案,对样品进行工业CT扫描检测,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解答技术咨询;

5、作为负责人或骨干申请并完成各级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或软著;撰写项目文档;

6、积极参与实验室检测资质建设;高效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1、年龄:35周岁(含)以下,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无损检测等相关专业;

3、具有RT三级证、CT二级证优先,具有数字射线、工业CT工作经验和研发经验优先;

4、具有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和文笔功底;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水平;

5、具有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性格大方开朗,工作责任心强,能适应北京、宁波等地出差办公。

6

飞天中心科研岗

研究方向:

1、智能柔性传感器的原理研究与应用开发、流动俘能、微纳流动、气动噪声等;

2、先进流动测量技术、流动控制、气动弹性、流固耦合等方向;

3、机器学习、数据驱动、数据融合与数据同化、数字孪生等方向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相关专业。

7

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高精尖制造中心科研岗

研究方向:

1、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及装备;

2、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与结构设计;

3、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装备;

4、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5、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结构设计;

6、自动化、机电控制、装备开发、智能制造、视觉检测、航空关重部件数控加工、装备智能诊断与智能运维等其它相关方向博士。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航空宇航等专业;

3、应届毕业生或有复合材料相关工作经验者均可;

4、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和装备研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8

软件方向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路径规划软件设计和算法编制

职位描述:

1、熟练使用相关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熟悉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2、开发机床上位机软件,完成开发软件的测试,完成软件开发文档和软件说明书的编写;

3、对UG或CATIA等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专用数控轨迹的设计;

4、独立或协助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工程、控制等专业。

9

精密仪器与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磁悬浮装备中心科研岗

研究方向:

磁屏蔽舱与主动补偿控制技术、磁悬浮高速电机与控制技术攻关。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10

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先进机载中心科研岗

研究方向:

流体传动与控制、航空机载系统、智能机电装备、电机与电气、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新概念飞行器、飞行器控制、数字孪生、机载能源与电力、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加工成型等方向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流体传动、航空宇航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热物理、飞行器动力、测控、软件等相关专业

11

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车辆传动系统控制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

研究方向:
1
、熟悉车辆传动系统控制经验;
2、有车辆传动系统相关科研经验;
3、有电液控制相关科研经验;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等专业

12

电机控制及设计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

研究方向:
有电机设计、控制相关科研经验

13

汽车分布式控制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

研究方向:
从事汽车分布式驱动控制相关的科研项目

14

装备可靠性与智能运维团队

研究方向:

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机械故障诊断,大数据与智能运维,智能传感与测试技术,结构损伤智能感知与力学性能研究、极端工况下结构损伤表征与检测。

1、学历:博士研究生;

2、专业: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热物理、飞行器动力、测控、软件等相关专业

五、引进待遇

(一)薪酬

1、入职科研人员:参照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标准,认定为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后,博士总薪酬不少于37/年,出站博士后总薪酬不少于40/年,副高职称总薪酬不少于44/年,顶尖、特优、领军人才一人一议,人才分类参照《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条目(2022版)》。

2、进站博士后(全职):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出站留院合计补助不少于65万元(含市/区博士后补助等各类补助)。

(二)人才政策

享受宁波市提供的安家补助和购房补贴,一般不少于35万元;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可申请出站留甬补助40万元。(以上人才政策二选一)

(三)科研配套条件

依托北航科研团队师资力量,结合“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为博士后配备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

(四)项目申报支持

鼓励并支持申请国家、省、市、区各类项目申报,并提供相应支持条件。

(五)职称

参加地方职称评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职称代评。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可直接认定副研究员。

(六)人才公寓

安排入住人才公寓或享受租房补贴,高层次人才租房补贴2000/月。

(七)其他福利

协助子女入学等相关事宜;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等。

六、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一:

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有意应聘者请提供完整个人简历并发至官方HR邮箱:hr1_nit@buaa.edu.cn

邮箱主题请标注为“XX创新研究中心+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联系人:宋老师、谢老师

联系电话:0574-860019390574-86001938

报名方式二:

识别右侧“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属二维码报名

官网:http://nit.buaa.edu.cn/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