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3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共计2个岗位,招 若干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3-05-11
  • 截止日期:2023-05-14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 所属省份:
    北京
    工作地点:
    北京
  •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北京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哲学,数学,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政治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心理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公告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始建于1955年,历经六十余年成长为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重镇、记者摇篮和改革引领者。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机构。在教育部组织的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蝉联第一或“A+”;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为促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培养师资后备人才,推动学术创新,特面向海内外招聘杰出青年博士到我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科研博士后拟招收项目及注意事项详见:

http://postdoctor.ruc.edu.cn/tzgg/25d679a2fcdd49739c96b1721adcbfe6.htm

一、申请基本要求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近三年在海内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超过3年的,应具备专家认可的、较为突出的科研能力);

3.5年内,在申请进站学科领域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较高水平学术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如有高水平文章发表且经专家遴选委员会认定的,文章数量可适当放宽,如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且经专家遴选委员会认定的,可适当放宽对学术期刊级别的要求。

二、学科专业背景

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

三、岗位类型

普通博士后

四、资助类型

国家资助博士后、自筹经费科研博士后。基本待遇参照学校博士后统一标准执行。

五、特殊资助项目

国家资助博士后、自筹经费科研博士后均可申请特殊资助项目。

特殊资助项目:海外杰出博士后

(一)引进人员基本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近三年在国外(境外)综合实力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所在学科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3、至少已发表1SCISSCIA&H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署名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合作的第二作者)。

(二)资助经费

引进人员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万元人民币。此外,还可申请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其他科研经费。

(三)招聘专业

1.新闻传播学;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统计学、心理学;

3.法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

4.与以上专业相关专业;

六、应聘流程

1、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发送应聘材料(电子版,邮箱后附)

2、流动站审核材料,组织面试遴选(面试时需携带材料原件)

3、提交进站审核材料(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官网-下载专区-进站专区

http://postdoctor.ruc.edu.cn/xzzq/index.htm

4、学校审核与遴选

5、签订协议,办理进站手续

七、出站选聘

在站期间表现突出者,出站时经选聘考核后,可优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选聘程序。

八、报名联系方式

有意向于20239月入站者请于2023514日前简历发送至邮箱:dwjl@ruc.edu.cn,来信请注明申请岗位类型、资助类型、是否申请特殊资助项目、高校人才网。

联系电话:17610060633

联系人:张老师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新闻学院

邮编:100872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jXYe3yJzaknsrUAeDBNrg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伯小乐官方微信(QQ交流群:)。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