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都想申请硕博点/新增学科,它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以及——新的大学老师需求。
· 壹 ·
40所高校拟增硕博点,新设学科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官网显示:部分高校在“自设学科公示信息”上,拟增设多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而且,并非高校“想加什么学科就加什么学科”,通过比对,本次公示的学科类型基本符合——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规划。
信息来源:《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浙江省的宁波大学拟增设学科最多,足足有12个。
图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官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也拟增设了特色二级学科“监察法学”。
图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官网
除了以上提到的院校以外,还有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等院校,也在自己的学院官网发布了2024年要拟增设二级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学、增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的通知。
图源: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官网
据悉,目前已至少有40所高校(来源于“高绩”数据)拟增设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不止会新增硕博点学科,也会新增本科专业,并非只关系影响到硕导博导,还有普通大学本科老师。那么,想要入职高校的硕博人群,又该如何理解背后的岗位需求呢?
· 贰 ·
高校增设学科专业,对人才招聘有何影响?
01.单位招聘风向
高校新增设的学科,某种程度也预示着未来学科发展的风向。回想一下自己的考研择校阶段,经常有人建议:“可以多关注一些院校新增设的硕士点,如果你能赶上头一届招生,一般来讲会相对好考一些。”
而对于已经毕业准备求职高校的人才来说,如果学校新增设了学科,则意味着会得到官方更多的“关注”。国家前脚同意了高校建设学科,后续也可能会因为评估不过撤销学科。
图源:教育部
为了不让撤销「好不容易增设的学科」事情发生,高校会投入大量的学科建设资金、崭新的学科实验软硬件设施、一定的资源倾斜等。而这些因素,刚好和「师资引入」息息相关。
02.单位招聘需求
按照高校的惯例,近期评估升级的学科或者增设的新学科,基本是接下来高校会优先发展的学科。
所以一段时间内,高校可能会发布相关学科的教师招聘公告。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的最新招聘公告,就对拟增设二级学科“监察法学”的所属一级学科——“法学”,有了新的岗位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第二批)简章
而且,不仅仅是这一个岗位。由于新设的二级学科由于方向太“新”,招聘时很难对口,高校招聘人员并不会局限在某一个学科方向上。
就拿本次拟增设学科有12个的宁波大学来说,二级学科增加了这么多,教师团队数量也要相应跟上!于是,该校2023年招聘公告的需求高达388人。
图源:高校人才网
对了,由于新设的还有交叉学科,既可以做A研究,也能做B项目……所以也可能出现「学校下属不同领域的单位(比如XX研究院),都要招聘XX学科人才」的情况。
· 叁 ·
最后的话
今年官方发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表明:计划到2025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要被优化调整,新增设的学科专业都要符合“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比如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新设二级学科“工程教育学”、西北政法大学的“数字法学”等都凸显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文科正在与工科类计算机等专业相结合。
要知道,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教育学生。
如果硕博人才,想要提高自己求职高校时的竞争力,不得不需要顺应形势,尽可能地多参与一些交叉学科的课题或项目,学习培训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积极地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当你的人生经历比别人多一点“优势”和亮点时,总有一天会抓住上岸的绳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