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351-6834009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薪酬行情

违反工资保密被解雇(员工偷看同事工资单被开除法院:合法)

来源:伯小乐 时间:2022-06-28 作者:伯小乐原创 浏览量:

沈彬

山东济南一小伙子,只因红尘中见,被辞退。郑潇被盒马鲜生以“泄露机密”为由解雇,原因是他的工资单被同事窃取。马先生说,工资是公司机密,员工手册上有明确规定。目前,济南历城区仲裁委已委托调解员联系盒马进行庭前调解。最新消息显示,经调解,当事人已与公司达成和解。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同事因为打听工资,违反所谓的“秘密工资制度”而被工作单位辞退的案例。比如去年6月,“查询同事工资被炒”上话题榜,阅读量1.7亿,讨论量1.2万。这就不得不问“秘薪制”的合法性,以及违反“秘薪制”被开除的合法性。

“秘密工资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当初西方企业设立“秘薪制”,理由是“保护员工隐私”。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在员工之间自愿交换“隐私”,自愿转让“隐私”呢?你为什么被解雇?显然,目前“秘密薪酬制度”保护的对象已经悄然从劳动者所谓的“隐私”转移到了用人单位的薪酬标准上。它保护的不再是劳动者的利益,而是企业的利益,甚至让工资标准黑箱赤裸裸,让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博弈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这是因为在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也正因为如此,劳动法律法规才必须拐弯抹角地保护劳动者。一旦工人的薪酬标准相对透明,或者工人方面达成共识,员工在与公司谈判时就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权。反之,如果薪酬不透明,甚至成为“背靠背”的黑箱,那么只有个别员工才能与整个单位博弈,形成“囚徒困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位不惜以辞退作为惩罚手段,禁止员工谈工资标准的原因。

虽然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直接规定对薪酬保密是违法的,也没有直接禁止企业采用薪酬保密制度。而且有的企业还把秘薪制写进劳动合同或单位规章,将其“合法化”、“契约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求和曝光工资和被辞退是合法的。

企业有自主经营和用工的权利,但不能违反上位法。为了保护员工权利,稳定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对解除劳动合同设定了严格的法律条件。该法第三十九条明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什么是“严重违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会从违反规章制度的动机、频率、后果、影响、损失等方面进行考量。如果偶尔发生或者损失、影响不大,一般不会认为是“严重违纪”,也不会作为辞退的理由。这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劳动者很容易背上骂名,从而被随意扫地出门。

回过头来看这个案例,济南盒马这个小哥,得到的只是被同事窃取的工资信息。虽然形式上满足了所谓的“泄露”,但泄露的并不是公司的进货渠道、成本、毛利、经营计划。这是“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吗?是否给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真的有什么“损失”,那也是公司通过“秘薪制”分工人,从而降低用人成本的“损失”。这真的是法律应该保护的企业利益吗?

有规章制度,有国有法律法规,但规章制度不等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必须放在法律的天平上权衡。询问工资,甚至只是被同事看到,解雇员工,这合法吗?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意?法律是否应该支持这种严重损害劳动者利益的“秘密薪酬制度”?(沈斌)

来源:光明。com-Times评论频道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21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boxiaole.com 晋ICP备2021003244号-12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钢铁大厦 EMAIL:kefu@boxiaole.com

Powered by boxiaole.com.

用微信扫一扫